北京时间7月13日,世界女排联赛美国阿灵顿站中国星配资,中国女排和德国女排展开五局鏖战,中国女排在0-2落后的绝境下连扳三局,3-2逆转德国女排,豪取三连胜。这场比赛,除了队员们的出色发挥之外,离不开主教练赵勇的临场指挥,尤其是他的换人调整,称得上神来之笔,成为赢球的关键所在。
前两局比赛,中国女排陷入明显被动。德国女排针对性地来限制我们的主攻线路,拦网得分很高,而中国队的副攻王媛媛今天几乎隐身,攻防两端都难以形成支撑,最终以22:25、24:26连丢两局。这时,队员们的信心也明显受到影响,不少人认为这场比赛的悬念已经不大。
但赵勇的调整来得又快又准。第三局打到12:14时,他做出了本场比赛最关键的换人决定:用年轻副攻王奥芊替换状态低迷的王媛媛,同时派上接应董禹含加强发球轮。这一换人直接就成为比赛的转折点。
王奥芊上场后,效果立竿见影。她的网前移动速度很快,跟二传的配合也很默契,连续用短平快、背飞这样的快攻战术取得效果,连得3分,帮助中国队12:14反超到15:14。更重要的是,她彻底盘活了副攻线,缓解了主攻手的压力。
同时,董禹含的发球也成为杀手锏,连续破坏德国队的一传,导致德国队只能被迫打调整攻。在董禹含的发球轮中,中国队打出一波5:0的小高潮,直接把比分拉开到20:16,最终25:21扳回一局。
来到第四局,赵勇没有也见好就收,而是继续信任替补球员。王奥芊和董禹含延续了出色状态,一个在拦网端再添2分,一个通过后攻和发球持续施压。中国队的进攻多点开花起来,彻底打破了德国队的防守节奏,25:17轻松拿下中国星配资,大比分扳为2:2平。
决胜局开局,中国队再次陷入被动,5:8落后。赵勇又一次体现了他的换人能力,换上老将龚翔宇稳定后排,同时让王奥芊继续留在场上保持网前的。龚翔宇的后排防守多次救起险球,王奥芊在网前完成关键拦网,帮助球队连追4分反超。最终,中国队18:16拿下决胜局,完成逆转。
全场比赛,赵勇的换人有四个明显特点:
一是换人时机准,每次换人都卡在比分胶着或球队被动的关键节点,比如第三局的12:14、决胜局的5:8,都是改变气势的转折点。
二是效果快,替补球员上场后几乎立刻能融入战术,王奥芊的快攻、董禹含的发球都是上场即见效,没有丝毫适应期。
三是针对性强,前两局看出副攻乏力就换王奥芊,发现德国队一传薄弱就强化董禹含的发球,每一步调整都很有针对性。这种“换之即灵”的能力,体现了赵勇对比赛的阅读能力,更能看出平时训练中对替补球员的打磨,每个球员都清楚自己的角色,上场就能发挥作用。
四是敢换人,赵勇的换人从不是大比分领先时的练兵,全是在球队落后、局面被动的困境中,果断派上年轻球员。确实有胆量和魄力,一旦输球,他要承担乱换人的指责。但只要成功,对年轻球员就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成长,王奥芊和董禹含陈厚羽最近的爆发,也是这种魄力带来的最好回报。
这场3-2逆转德国的比赛,最动人的地方就在于,中国女排把我们女排精神打出来了。不是喊出来的口号,而是落后两局时打不垮的韧劲,是关键分上敢拼的狠劲,更是全队团结协作的结果。队员敢打敢扛,教练审时度势,两者缺一不可。
对于一支正处在新老交替中的球队来说,能打出这样的表现,真的已经非常出色了。尤其是很多年轻球员,他们在场上的发挥,完全超乎了我们之前的想象和预期,实在让人惊喜!
校对 任盈中国星配资
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